中国青年网北京3月10日电(记者刘洪侠)“2000多年前,孔子就提出‘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现如今的人才培养,更应该如此。我们应该根据90后、00后们的特点去选取教育的角度和方式。”日前,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科技部副部长侯建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现阶段人才培养可以考虑从被培养者的角度去选取更合适的方式。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要避免唯知识导向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人无疑是最关键的因素。对于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侯建国表示,从大学阶段来说,最重要的是把学生从知识导向的学习方式中带出来,“要在他们学习更多知识的同时,实现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特别是培养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现并提出问题其实就是一种创新能力。”
对此,侯建国以自己掌舵多年的中国科技大学举例说道:“过去几年,中科大做的不少教育改革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让他们更具备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侯建国表示,这其中很关键的就是“三结合”:“理实结合”,强调理论和实际结合,学以致用;“科教结合”,让学生尽早地参加到科学研究中去,通过科学研究前沿问题,提升学生的原始创新能力;“所系结合”,利用中科大与中科院结合的优势,为优化学生的成长条件。
“多年来,中科大毕业生的学术素养和创新能力得到国内外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广泛认可,不少学生在各类国际性学术竞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也有不少学生毕业后就实现了自主创业。”侯建国表示。
创新创业需要更为宽松的社会环境
创新创业是一个社会行为,除了学校对人才的培养外,政府与社会所形成的大环境也至关重要。因此侯建国认为,政府除了需要制定出相关扶持政策、保证公平公正的创业环境外,还需要注意培养全社会的尊重创新、注重创业的氛围,“除了对成功者的奖励,也对通过努力但是失败了的人有足够的包容和尊重,毕竟创新创业都是很有挑战性的工作,不能保证每个人都成功。大家的积极性应该给予充分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