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社区是疫情防控的“重要防线”,在此次疫情中,各地社区实行人工值守,投入、消耗大量人力物力。处于后疫情时期,如何进一步推动社区治理能力现代化?住皖全国政协委员、安徽省政协副主席牛立文建议,加快新基建在社区的建设布局,打造更加信息化、智能化的智慧社区,使社区治理能够更加适应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要求。
“社区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发挥‘阻击作用’,但实践来看,社区在抗疫过程中也暴露出治理服务的短板。”牛立文在调研中发现,常规的社区网格管理存在盲区死角,基层网格仍然不时暴露出辖区内新增病例不掌握、病人运送对接不及时、联防联控出纰漏等问题。
同时,基层动态数据掌握不及时、不全面。社区工作者在疫情期间将大把精力用来统计填报静态数据,尽管基层采集的数据上报多,但由于部门数据上行后,上一级处理加工后的综合数据下沉不到社区,社区基层严重缺乏信息数据的支撑。“比如防控基层对境外人员信息的掌控难度较大,由于基层县区没有出入境办理机构,现有掌握的是由入户摸排出来的信息,上级部门对回国返区人员的数据核查信息到达社区存在较长时间差,极有可能造成境外返区人员管控措施不及时,增加扩散风险。”牛立文说。
特别是一些“无物业、无安保、无封闭”的“三无小区”小区、老旧小区、城郊接合部村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数量有限,主要依靠的还是人力,“智控”作用并未有应用,造成精细化管理无法实施到位。牛立文认为,疫情发生后社区居民多样化、非标准化的需求,与社区基层能够提供的服务形成较大反差。
因此,他建议进一步提升社区基础设施,加大对基础设施硬件及智能化、一站式综合服务设备的投入。比如,落实光纤入户鼓励政策,加快光纤入户改造;加快社区5G网络深度覆盖;推动通信铁塔、小区移动通信基站等基础设施统建共享。在社区推广安装闭路电视监控、公共设备监控、小区门禁管理以及电子巡更、周边报警等安全技防设备,提升社区安全管理水平。在老旧小区改造、新小区规划建设中,推进5G、物联网传感终端、人脸识别等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兼容多种设施互联互通。
构建延伸到社区的四级联动体系,实现基层数据共享。建设市-区-街道-社区多级联动的信息化系统,社区能实现快速接入外部资源系统。充分利用疫情期间小区彻底排查的信息,进一步整合汇聚各居民区一户一表等基础数据资源,加快实现精准性的治理。
在此基础上,推动地方规划建设区域内统一的社区服务管理平台。围绕社区日常管理、自治协商、综合治理等各项需求,建设智慧社区平台,包含社区安全管理、社工助手、社区生活服务、社区公共服务等多方面为一体的社区居民服务应用,让智慧社区的触角延伸到每一户居民。(记者 彭旖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