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强调要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农小皖就“强化基础研究”话题采访了农工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支部主委、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刘乃安。
问:基础学科的人才培养,对原始创新有着关键作用,对于加大对基础研究人才的培养您有何建议,您认为高校在这方面可以有哪些作为?
答:基础研究是科学之本、创新之源、强国之需,基石在于基础研究人才。加大基础研究人才的培养可以夯实我国科技创新基础,提升我国科技竞争潜力。顺应新时代发展大格局,我认为基础研究人才的培养应当:
(一)明确导向,深远布局。新时期我国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的重组工作致力于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要求优化学科发展布局,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问题,持之以恒地开展以需求为导向的有组织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实现从“我能做什么”向“国家需要我做什么”转变。为此,一方面要加大基础研究前沿方向的布局力度,加快基础研究和国家需求的有效对接,另一方面在人才培养导向和布局上,既要维持探索知识奥秘的驱动力,也要强化与我国科技发展前沿和经济发展需求的对标,大力培养既“上接天线”又“下接地气”的基础研究人才,建立基础研究与工程应用紧密结合的全链条人才培养模式。
以我所在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例,实验室成立初期,我们的主攻研究方向为火灾动力学机理与规律。针对国重重组要求,我们实验室面向平安中国战略需求,重新布局了火灾及其次生灾害演化理论、火灾防治关键技术、消防与应急救援装备、智慧消防系统和平台四大研究方向,以“共建+战略合作”等举措加强与行业优势力量优势互补,打造“从理论策源到技术突破、装备创新、标准制定,再到成果应用与转化”的全链条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体系。我们期待通过这种优化重组,将使得实验室培养的火灾基础研究人才始终围绕“国家事”,承担“国家责”,最终发展为“国家队”中的优秀“国家人”。
(二)改革模式,综合施策。要建立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机制,使基础研究人才更直接地服务国家战略,更精准地立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实现国家战略、产业发展、人才培养的良性互动。要建设基础研究和技术应用一体化的人才培养平台,使高水平科研成果与人才培养资源有效转化,使优势平台以更高维度来支持促进人才的发展进步。
近年来,我实验室在坚持火灾科学基础研究方向的同时,建设了热安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工程技术研发平台,并促进与我国公共安全领域中的科研院所和重要行业共建人才培养基地,为人才培养提供了全链条创新的平台环境。
高校作为人才教育和科技发展的结合点,可以充分利用资源优势,从多个层面强化基础研究人才的培养:
(一)科教协同育人,使人才从课程学习阶段就与国家战略紧密结合,使人才的基础研究成为国家科技创新的核心驱动力。以我所在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例,在实验室成立初期,我国火灾研究需求重在认识火灾形成发展的科学机理,专业课程主要由燃烧学、流体力学和传热学构成。现今,围绕火灾防控的国家重大需求,实验室强化了火灾安全材料、火灾人员安全、火灾风险评估、先进消防技术等前沿技术研究相关课程的培养育人。这为实验室不断培养出立足国家火灾防控前沿需求的领军人才奠定基础。
(二)集中优势平台,拔高基础研究人才的学术视野,最大限度释放人才潜能。杰出人才不仅是在课堂上教出来的,而且更应是通过营造好的平台环境,让有天赋的人才在面向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的科研实践中脱颖而出的。为此,我们依托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热安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平台,为人才的基础研究很快地转化为科技成果并服务于公众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着力打造面向国际前沿研究方向的人才培养体系,提升青年人才的国际化视野和学术水平。近年来,我们实验室依托“大尺度火灾国际联合研究中心”这一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的建设,大力促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研究团队进行研究生联合培养、引进了大批国际著名学者在本学科点与研究生一起开展长期实质性合作研究,为研究生开设前沿课程,与研究生一起举办系列前沿学术讲座和Seminar学术讨论会等,构建出“以我为主,强强联合”的本土国际化研究生培养新模式,从而夯实研究生面向国际前沿研究方向的学科基础,极大程度提升了学科研究生培养质量。
答:我认为应当以人才的价值贡献为导向。基础研究往往着眼于未来而非短期的价值创造,需要长期持续的研究积累。因此,不应该以短期的发表论文、获批专利等进行定量评价。要推动实行多元化人才考核和鼓励机制,坚决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以教学育人、研究创新、社会价值、经济价值等为考核导向,突出对科技创新的影响和引领作用,摒弃纯粹“追热点”、追求功利指标等浮躁浮夸的学术风气,支持开展前瞻性、冷门研究,切实保障人才有信心有动力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开展基础性、创新性、前瞻性研究。
以我们实验室为例,火灾研究中既包含纯粹的基础理论研究,也包括交叉背景的应用基础研究。在每年的人才考核中,我们鼓励人才以代表性研究成果为主进行汇报,着重介绍研究思路和创新性。对于有潜在重要价值的“冷板凳”研究,即便短期内没有成果,我们也给予实质性的支持鼓励。因此,实验室的多个研究组先后历经多年的积累,做出“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重要成果。这种机制使得我们实验室的众多研究方向的人才“留得住”,同时开展热点研究和“冷板凳”研究。
答:“卡脖子”关键技术问题,多是因为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导致某些科技领域内的基础工艺、核心技术、关键材料及重要设备等主要依赖引进技术或进口设备,从而引发的外部技术封锁的风险。
钱学森先生曾提出“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工程技术”三个层次,这实质上是“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工程技术”。“卡脖子”问题表面上是工程技术问题,实质上是技术科学问题,也就是基础到应用的科技全链条节点断裂问题。
基础科学研究作为技术科学和工程技术发展的基石,对于破解“卡脖子”问题起着原始驱动的作用。只有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长期稳定投入,才能从根源上解决“卡脖子”关键技术问题。此外,还应鼓励培养专门从事将基础科学运用于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新群体—技术科学家,使得基础研究成果带动技术科学的发展而形成畅通的闭环。
(来源: 微信公众号:农工党安徽省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