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占量子技术高地 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访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郭国平

发布者:王怡然发布时间:2025-03-06浏览次数:13

作为21世纪最具战略意义的前沿科技之一,量子计算技术已成为全球科技竞争的核心领域。以量子计算技术为代表的量子科技,是中国在全球科技产业中开辟新领域、制胜新赛道的重要核心技术,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躬耕量子计算领域20余载,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郭国平将毕生精力与心血,都倾注到量子计算技术攻关中。去年1月,他带领团队聚焦中国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制造链各关键核心环节,攻坚克难,成功推出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

尽管目前来看,中国作为后发的“追赶者”,已处于量子计算的“第一阵营”。但郭国平仍有分秒必争的紧迫感:“我国量子计算产业链尚处于起步阶段,面临多重挑战,亟需从政策支持、产业链协同、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大投入,推动量子计算产业高质量发展。”

自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以来,郭国平一直在为量子计算技术的发展鼓与呼。去年全国两会,郭国平提出“壮大中国自主量子计算机制造链”“我国量子芯片产业化苗头已现急需扶持”“建议我国高校尽快使用量子计算机真机培养量子计算人才”等10条建议,全部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回复和积极办理。

眼下,2025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郭国平进一步聚焦我国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制造链建设,将从国家算力布局、量子计算人才培养、量子计算生物医药等领域融合应用着眼,提出相关建议,推动量子计算技术研发与应用落地。

量子计算不仅是技术革命,更是国家战略竞争力的体现。“未来,我们将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持续推动量子计算与各行业深度融合,让量子科技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郭国平表示。

(来源: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