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教技函[2005]35号文件公布了“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名单,我校有25名教师入选。2004年度“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的资助期限为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是教育部为进一步贯彻落实《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而设立的专项人才支持计划,是属于“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三个层次中第二层次的计划,其目的在于支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开展教学改革,围绕国家重大科技和工程问题、社会科学问题和国际科学与技术前沿进行创新研究。
教育部决定从2004年起开始启动实施“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以带动高等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该项计划包括三个层次的人才培养支持体系:第一层次的“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旨在吸引、遴选和造就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形成一批优秀的创新团队;第二层次的“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着眼于培养、支持一批学术基础扎实、具有创新能力和突出发展潜力的40岁以下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第三层次的“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着眼于培养数以万计的青年骨干教师,带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主要由高等学校组织实施。获得批准的团队和个人将得到科研经费支持。
陈 卿 吴 刚 陈湘川 陈向军 董振超 侯中怀 胡太忠 华中生 黄 文 梁 进 梁万珍 沈维孝 石云里 孙宝林 唐凯斌 汪毓明 王 兵 夏长荣 夏群科 徐 飞 徐铜文 郑 坚 周丛照 周逸峰 周正威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是教育部为进一步贯彻落实《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而设立的专项人才支持计划,是属于“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三个层次中第二层次的计划,其目的在于支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开展教学改革,围绕国家重大科技和工程问题、社会科学问题和国际科学与技术前沿进行创新研究。
教育部决定从2004年起开始启动实施“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以带动高等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该项计划包括三个层次的人才培养支持体系:第一层次的“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旨在吸引、遴选和造就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形成一批优秀的创新团队;第二层次的“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着眼于培养、支持一批学术基础扎实、具有创新能力和突出发展潜力的40岁以下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第三层次的“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着眼于培养数以万计的青年骨干教师,带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主要由高等学校组织实施。获得批准的团队和个人将得到科研经费支持。
陈 卿 吴 刚 陈湘川 陈向军 董振超 侯中怀 胡太忠 华中生 黄 文 梁 进 梁万珍 沈维孝 石云里 孙宝林 唐凯斌 汪毓明 王 兵 夏长荣 夏群科 徐 飞 徐铜文 郑 坚 周丛照 周逸峰 周正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