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国家自然科学大奖的科大教授郑永飞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1-06-21浏览次数:78
|
3月2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200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领回了大奖的郑永飞教授,昨天一大早就匆匆赶回了合肥,继续他手头的科研工作。下午,在中科大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地球化学实验室里,郑教授愉快地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专访。谈到获奖的感受,他笑着说:“我很高兴我们做的这项研究成果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认可,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也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大肯定和鼓励!”
科研成果写进美国教科书
郑永飞教授此次获奖的成果是《矿物氧同位素分馏系数的理论计算和实验测定》。在一等奖空缺的情况下,郑教授的成果和其他省部委等申报的27项成果一起,共同荣获了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这项旨在制作测量地球温度的“体温表”,认识地球内部化学结构和组成的基础性科研成果,对于寻找矿产资源和进行环境监测也大有用途。 据了解,郑教授的获奖成果是由26篇系列学术论文组成的,这些论文都发表在国际顶级地球化学学术刊物上,1997年美国出版的《地球化学原理》教科书中,有7页的篇幅专门用来详细介绍其理论计算的原理、方法、公式以及主要结果图表。
希望安徽整体科技水平提高
谈到安徽的科技发展和进步,郑教授感慨地说:“我切实地感受到,经济实力决定了科技发展的速度和水平。与北京、上海、江苏这样的省市比,我们安徽在很多单个的科研项目上令人瞩目地‘拔尖’着,但整体实力和水平还有差距。我很希望与更多的科技工作者一起,为我们安徽拿回更多的奖项。”
(《安徽商报》2005年3月30日)
| | |